解放军医学杂志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思考基于德意志意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7

在今年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带着问题阅读原著经典,“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后,又一部阐述和捍卫自己政治信念与理论观点,堪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书中彻底批判了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深入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仅在当时对人们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一、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出发点对于哲学体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找准了出发点,才能确保整个哲学体系的研究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区别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找到了“现实的个人”这个研究历史的出发点,从而确立了唯物史观。同样,出发点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也极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就有“生命线”的论述,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要围绕人,关心人和服务人,因而我们可以说,“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但是,仅仅只是找到这个出发点并不足够,正确全面的认知“人”这个根本,才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的个人”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丰富了我们对“人”的理解。

“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P524)个人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首先,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人”,不能脱离他们的肉体组织及其和自然的关系而存在,这是人的自然属性。其次,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P524)生产既是人满足肉体生存需要的必然途径,也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使人成其为人。因此活动是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是人能动的创造性的体现,并且这种活动不是任意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统摄的,而是受限于现实世界的界限、前提和条件。第三,现实的个人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不是费尔巴哈眼中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存在物,“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P528)因此每一代人都是在上一代人所积淀下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继续着新的探索和创造,所以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P525)这种表征在现实的个人身上的历史生成性强调了人是一定关系中的人,不能够脱离时空条件孤立的认知一个人;人也是发展变化着的人,不能将其看作僵死的原子式的存在。从这三个维度上认知“现实的个人”,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自然属性、活动本质和历史生成性是个人的特征也是人的类特征,具有现实的普遍性,但同时现实的个人也有其个体性,不仅仅表征在每个人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所内涵于自身的个性特定,还表现在“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1](P571)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各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来说是同他们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1](P537)

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是历史的、现实的人,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并存的个体,既是环境的产物,也凭借自己的劳动对环境予以新的创造,因此人是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对象。全面准确地认知“人”这个出发点,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更新教育理念。一是教育者能够更加自觉地尊重人的立体性,认知人的丰富性。比如认知到人具有历史生成性,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不同时代的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90 后”、“00后”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指代,更是一种群体特征的代言。认知到人的自然性,就能够明白每个人都不能进行纯粹精神的生活而脱离现实的肉体生存基础,在看待学生时就不仅仅要从思想上分析,更要从现实环境中去分析,开展工作就能够更好地认同“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工作原则。认知到人的个体性,就能够在看到学生群体共性特征的基础上,给予每个个体以个性化的分析考量,兼顾个体自身的专属特征,在推进教育引导的广泛性基础上,投注更多精力在针对性定制化地教育辅导上。二是教育者能够强化对生命体的敬畏。当前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依托数据分析可以跟踪学生的成长特性,研判学生行为特征,针对性地开展用户画像。但是基于现实的个人的出发点,教育者将明确数据不等于生命,无论数据采集的多么详实逼真,无论算法多么精准,都不可能代替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个人,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忽视了现实中的教育个体。第三,教育者能够更好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价值追求。出发点是活动的原初起点,却不是最终目标,因此强调现实的个人并不意味停留在现实的个人。对比《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后的相关著作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相较于个人的个性化,更关注到阶级和类。现实的个人不等于个人至上,更不是个人主义,[2]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立足于现实的个人这个出发点,最终的奋斗目标是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的解放,这一点是所有教育者必须清醒认知的,否则就会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过分扩大了特定个人的利益诉求,过分看重特定个人的价值趋向,陷入四处救急、无法兼顾的窘境。无论是撇开现实的人的普遍性,仅仅从个性、独特性角度得出利己主义,还是仅仅从普遍性出发,鼓吹为了普遍利益而进行自我牺牲,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的,也都是有违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的。

上一篇:雷蒙威廉斯共同文化思想的解放诉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