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医学杂志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的两种教育实践观探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今天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一种实践哲学,也越来越多地被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解读或推进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其诞生以来,不仅对整个哲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深刻影响着教育哲学或一般教育理论的发展。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哲学而言,其重新提出和建构的实践范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践思维和观点,在这种实践思维和观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思想观念,即教育实践观。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实践范畴的解读存在两种基本路向或方式,即“作为生产劳动的实践”与“作为解放的实践”。故而,由此所开显出的教育实践观也表现为两种类型,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教育作为解放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关于实践范畴的两种基本理解

在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曾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正是从这里,马克思第一次将实践确立为哲学的核心范畴。唯物主义哲学正是从这里开始,获得了全新的形象。正如他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实践概念如此重要,以至于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或者实践哲学。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视域中,“实践”范畴是怎样被规定和解读的呢?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近的发展中,对于实践范畴的理解主要有两条路径和类型,一种将生产劳动作为实践的基本形式,另一种则在政治实践的模式下将实践与革命解放联系到了一起。

(一)劳动作为实践

自从亚里士多德建立西方实践哲学的古典传统以来,“实践”概念就在哲学史的演进中始终占有一定的位置。只是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康德,对实践的理解都是从伦理层面展开的。从他们的理论观点中,可以看出“实践”固然是对生活本身的某种描述或概括,但却是对被选择的某种具有优势价值的生活的描述或概括。亚里士多德将属于城邦中自由民所过的伦理政治生活确立为实践的基本类型,而将奴隶和外来民所从事的创制活动(也可以说是生产劳动)排除在实践范畴之外。而康德则赋予实践范畴以纯形式化的道德内涵,在感性的、经验的生活现实中虽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内容,然而却内蕴着自由生活及其价值的确认与肯定。由马克思所确立的实践哲学,吸纳近代以来逐渐与科学和技术生产生活联系起来的实践观念,建立了对“实践”概念的全新理解。

马克思从对以前一切旧的唯物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确立了将“感性的人的生活”即“实践”作为哲学的出发点。“感性的人的生活”作为对“实践”范畴的原初解释,本身就赋予“实践”以现实性的、丰富的内涵。正如俞吾金所言:“马克思不赞成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实践概念的褊狭的观点,即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伦理、政治等领域中的活动,而主张把经济领域和其他一切领域中的实际活动都理解为实践。”[4]马克思实践哲学对“实践”概念的规定,不仅仅是扩大了“实践”的外延,丰富了其内涵。更关键之处,在于马克思在众多可以作为实践的社会生活类型中,确立了生产劳动作为实践最基本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对人的认识,是从其政治本性层面着眼的,所以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进而选择并规划了一种“政治生活”作为“实践”的基本类型。而马克思则从人区别于动物的生产劳动方式出发来认识人,来认识人的生活。他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

马克思不仅从人性的角度来确认生产劳动作为实践的深刻内涵,而且从人类历史的分析中也提出相同的主张。他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存,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6]

上一篇:如何让高效课堂实至名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