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医学杂志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骨伤科誓言:让官兵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9

本文转自【央广军事】;

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运动医学与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基地”在海军某旅挂牌成立。

运动医学与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基地挂牌仪式

据该中心中医医学部副主任、骨伤科负责人丁宇介绍,基地的建立,为基层部队搭建起后勤医疗服务保障平台。借助这些优质平台,骨伤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第一时间参与到了官兵的训练伤病诊治中。

保障军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2020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党委的统一协调部署、指导和支持下,第六医学中心中医医学部骨伤科成立。

隶属关系、人员组成发生了变化,但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初心、献身使命的本色始终不改,“保障军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一次西南沙岛礁巡诊服务中,骨伤科专家发现,守礁战士张文忠腰椎间盘突出,左侧腰间孔骨性狭窄。在展开康复治疗的同时,他们同步向上级申请,建议张文忠到北京接受手术治疗。

张文忠来京后,多位专家合力为他定制了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很快帮助他摆脱了病魔的困扰。

手术后的张文忠向医生敬礼

不只是张文忠,驻威海某部四级军士长崔伟楠、辽宁舰维吾尔族战士也斯包勒?别克吐尔……一个个摆脱了病痛的官兵,回到单位后,难抑感激之情,又寄来了长长的感谢信、红彤彤的锦旗。

中医医学部主任杨明会对此感触很深,“做好做实为兵服务,是军队医护人员的使命所系。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官兵来说,我们就是守卫他们健康的坚强堡垒。”

为兵服务,手中得攥住“金刚钻”

前不久,某部一名颈椎受伤的战士转入第六医学中心,被迅速确诊为颈椎机械性损伤,伤情极其危重。骨伤科团队快速反应、密切配合,病患入院不久,绣花般精细精准的修复手术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近年来,我军军事训练强度不断加大,官兵军事训练伤病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骨伤科医护人员也深切意识到,要让官兵“伤痛止于此地”,必须紧盯医学前沿,苦练技能本领。

在科室领导的带领下,骨干们充分发挥专业背景广阔的优势,扎根传统中医药学沃土,进行交叉学科临床专业整合。

其中,丁宇原创性地提出,将腰椎“立体微创”治疗理念应用于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筋骨伤病的诊疗,利用微创靶点治疗,实现“精准、绿色、安全、有效”的手术效果。

骨伤微创手术

中心康复医学科主任付本升,多次将关节腔穿刺及注射技术运用于大型军事卫勤保障任务,结合中西医手法整复治疗,快速解决了参训官兵急慢性关节疼痛问题。

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张建军,将传统的针刀技术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让一些颈椎、肩周、骨关节患病的官兵,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能感到症状减轻。

针刀松解腰痛治疗

不懈耕耘,换来的是果满枝头。骨伤科在基层部队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脊柱源性疾病、针刀松解技术治疗训练伤及软组织劳损性疾病近万人次;培养出了一批富有临床经验的医师和康复医生;科室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委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委会落地挂靠单位、全军针刀医学技术培训基地。

“防治康”一体,将“健康因子”深植官兵身心

在多次参与第六医学中心组织的“健康军营行”活动的过程中,骨伤科医护人员发现,不少官兵一旦出现训练伤,往往只做简单处理或外送诊治,这样常会耽误治疗最佳时间、甚至加重病情。

为此,科室骨干集智攻关,逐步形成了“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提出“‘未病'‘治'在先”的理念。他们结合长期担负保障航母舰员和舰载机飞行员任务的实际,督促官兵加强肌力训练,配合针灸、推拿、拔罐等调治手段,全方位维持、提高官兵长航状态下的体质能力。

核心功能训练

在伤病治疗过程中,着力开展创伤小、恢复快且疗效确切的综合诊疗技术,让患病官兵“开放手术治疗会导致无法重返训练场”的后顾之忧冰消雪解。

悬吊系统训练

同时,他们紧跟康复治疗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展了脊柱微创围手术期运动康复及三维步态分析技术、智能康复运动训练服结合MOTOmed训练系统、针灸结合PNF手法、肌骨超声弹性成像等技术的使用研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走在了全军前列。

上一篇:听!解放军“魔性”回呛台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