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前上海杂技在重庆(续)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4

上海市人民杂技团: 表现时代精神,反映火热生活

1964年12月13日,上海市人民杂技团(第二演出队)来到重庆,同样在解放军剧院驻场演出。

该团带到重庆的20多个节目中,既有传统的《顶碗》《跳板》《扯铃》《晃板》《柔术》等,也有发展创新的《打靶场上》《民兵小演习》《两个炊事兵》等,整台演出节奏明快,张弛有度,给人清新悦目之感。特别是著名口技艺术家孙泰的表演,口音技巧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可谓炉火纯青。他在摹拟了昆虫、鸟兽、枪炮声后,介绍交通工具的发展,先是独轮木车,后是汽车,再是火车。当他模仿完火车运行到站的声音后,突然来了一句“点睛”之笔——“重庆站到!”立马引起全场观众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拉近了台上与台下的距离。

上海市人民杂技团在结束了解放军剧院的演出后,辗转到当时重庆钢铁公司所在地大渡口区的钢花影剧院演出。一直到1965年元月才离渝返沪,前后演出20多天。

时任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杜少义1964年12月23日在《重庆日报》第三版发表题为《在革命化的道路上——看上海市人民杂技团演出有感》的署名文章,从专业角度对演出进行了评析,并对多个节目进行了独到的点评。文章中他称该团的演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高度技巧和民族风格,演员有深厚的基本功基础和熟练的技巧。最后,他祝愿上海市人民杂技团在革命化的道路上,乘胜挺进,不断取得胜利。

上海市江南杂技团:演出时间最长,所到剧场最多

上海市江南杂技团是上海4个杂(魔)技团中最后一个来重庆演出的,也是“文革”前最后一个在重庆演出的外地杂技团体。

该团带来的“具有革命现代内容的新节目”《海上民兵》《消防战士》《两个炊事员》等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发挥了杂技的特点。其中《海上民兵》以民兵的训练、战斗演习为主要场景,表现了海岛人民的火热生活,反映了“全民皆兵”的时代主题。《消防战士》摸爬滚打、翻转腾跃,把杂技中的“跟斗”“钻圈”“二人节”等动作,运用在消防演习中,结合较为自然。《两个炊事员》对传统的杂耍“转碟”进行了全新的编排,同时增加了厨房用具锅碗瓢盆的杂耍,塑造了两个热爱本职工作、性格乐观向上的炊事员形象。这些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多年后我读到著名作家蒋子龙的中篇小说《锅碗瓢盆交响曲》时,还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节目。

此外,该团的传统杂技也有自己的特点,如《钢丝杂耍》别开生面,扣人心弦;《钻桶钻圈》创意别致,妙趣横生;《绳鞭》熟练准确,“鞭”无虚发;《手技》手法娴熟,花样翻新。

该团在重庆演出长达143天。从1965年11月20日在市中区(今渝中区)人民剧场的首演开始,在随后近5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先后辗转在解放军剧院、沙坪坝区工农剧场、北碚人民会堂和江北剧场等四个行政区的五个剧场演出,一举创下了演出时间最长和所到剧场最多的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交通还不是很便利的北碚区演出时,该团还出现了场场爆滿,一票难求的盛况,据当年《重庆日报》载,最后不得不“应观众要求,再延演七天”。

1966年4月11日,结束了在重庆的最后一场演出,该团离渝返沪。一个多月后,“文革”爆发,从此重庆的杂技舞台进入了长达10年的沉寂期。

流年似水,时光飞逝。60年的漫长岁月过去了,上海杂技几经变迁,早已翻开了新的篇章。当年的4个杂(魔)技团基本已不复存在,但他们在重庆舞台上留下的精彩,创下的纪录,却被刻进了岁月的光盘。回忆这段沉睡的杂技往事,对我们这些当年的观众,是难了的心结,是怀旧的情愫,对上海杂技而言,又何尝不是一页珍贵的记录,尽管它们都带着那些年代的特殊印记。■

上海市人民杂技团: 表现时代精神,反映火热生活

1964年12月13日,上海市人民杂技团(第二演出队)来到重庆,同样在解放军剧院驻场演出。

该团带到重庆的20多个节目中,既有传统的《顶碗》《跳板》《扯铃》《晃板》《柔术》等,也有发展创新的《打靶场上》《民兵小演习》《两个炊事兵》等,整台演出节奏明快,张弛有度,给人清新悦目之感。特别是著名口技艺术家孙泰的表演,口音技巧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可谓炉火纯青。他在摹拟了昆虫、鸟兽、枪炮声后,介绍交通工具的发展,先是独轮木车,后是汽车,再是火车。当他模仿完火车运行到站的声音后,突然来了一句“点睛”之笔——“重庆站到!”立马引起全场观众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拉近了台上与台下的距离。

上一篇:《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演唱分析
下一篇:到底是谁“护送”胡适离开北平